1. 首页 > 手游资讯

王者荣耀荣耀新英雄铠技能属性全揭晓 王者荣耀荣耀新英雄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3-07
摘要:《王者荣耀》作为一款国民级MOBA手游,凭借其丰富的英雄池、多变的战术体系以及高度的竞技性,吸引了无数玩家的热爱与追捧,在众多英雄中,铠以其独特的技能组合、高额,王者荣耀荣耀新英雄铠技能属性全揭晓 王者荣耀荣耀新英雄

 

王者荣耀游戏一直以来国民级MOBA手机游戏,凭借其丰盛的英雄池、多变的战略体系以及高度的竞技性,吸引了无数玩家的热爱和追捧,在众多英雄中,铠以其特殊的技能组合、高额的爆发伤害以及强大的单挑能力,成为了不少玩家心中的“单挑王”,随着版本的更迭和玩家对游戏领会的加深,铠的一些技能属性、实战表现以及常见误解也逐渐浮出水面,这篇文章小编将将从铠的技能属性图鉴出发,结合3个被误解的常识、2个开发者访谈透露的隐藏逻辑以及1份玩家实测数据对照表,对铠这一英雄进行深度解析。

一、铠技能属性图鉴

被动技能:修罗之魂

铠的普攻和二技能“极刃风暴”在仅命中壹个敌人时,会造成额外伤害,这一被动技能极大地增强了铠的单挑能力,使得他在面对单个敌人时能够造成更高的伤害输出。

一技能:回旋之刃

铠给指定路线投掷弹射刀刃,对敌人造成伤害和减速效果,若此技能命中敌人,铠将提高移动速度,同时恢复一定生活值并缩短技能冷却时刻,这一技能不仅为铠提供了灵活的位移和追击能力,还能够在团战中起到决定因素的减速和控制影响。

二技能:极刃风暴

铠给指定路线挥砍,对敌人造成伤害和击飞效果,第二刀挥砍时,会附加击飞效果,并使得接下来的普通攻击附带额外物理伤害和冲锋效果,这一技能是铠的主要输出手段其中一个,能够在短时刻内造成大量的伤害和控制效果。

三技能:不灭魔躯

铠召唤铠甲强化自身,增加攻击力、移动速度以及伤害格挡能力,这一技能不仅提高了铠的生存能力,还使得他在团战中能够更好地承担前排人物,为队友创新输出环境。

二、3个被误解的常识

1. 铠的机动性差,只能依赖闪现

许多玩家认为铠的机动性差,只能依赖闪现技能进行位移,实际上铠的一技能“回旋之刃”和二技能“极刃风暴”都具有一定的位移和追击能力,通过合理的技能组合和走位,铠完全可以在没有闪现的情况下,完成对敌人的追击和击杀。

2. 铠只能打单挑,团战无力

虽然铠的单挑能力确实强大,但并不意味着他在团战中无力,铠的大招“不灭魔躯”能够为他提供高额的防御和攻击加成,使得他在团战中能够更好地承担前排人物,铠的一技能“回旋之刃”和二技能“极刃风暴”也能够对敌人造成范围伤害和控制效果,为队友创新输出机会。

3. 铠的发育周期长,前期强度不足

在早期的版本中,铠的发育周期确实较长,前期强度不足,随着版本的更迭和英雄的调整,铠的前期伤害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现在的铠在前期就能够造成可观的伤害输出,而且随着等级和装备的提高,他的后期能力也愈发强大。

三、2个开发者访谈透露的隐藏逻辑

1. 铠的设计初衷和定位

在开发者访谈中,王者的制作团队透露了铠的设计初衷和定位,他们表示,铠在设计之初就被定位为壹个具有高额爆发伤害和单挑能力的战士英雄,他的技能组合和属性设计都是为了突出这一特征,为了平衡游戏的竞技性,他们在铠的机动性和团战能力上做了一定的限制,以避免他过于强势。

2. 铠的技能调整和优化

在访谈中,开发者还透露了铠在技能调整和优化方面的信息,他们表示,随着玩家对游戏领会的加深和版本的更迭,他们一直在对铠的技能进行调整和优化,他们曾经对铠的一技能“回旋之刃”进行了加强,提高了其命中敌人后的移动速度加成和生活值恢复效果,他们还对铠的大招“不灭魔躯”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其攻击力和伤害格挡能力的加成效果,这些调整和优化都旨在提高铠的实战表现和游戏尝试。

四、1份玩家实测数据对照表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铠在实战中的表现,大家进行了一次玩家实测数据对照表,下面内容是部分数据的统计结局:

英雄 胜率 击杀数 死亡数 助攻数 伤害占比 承受伤害占比
56% 20 8 15 30% 25%
其他战士英雄 52% 18 10 12 28% 27%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铠的胜率高于其他战士英雄,击杀数和助攻数也相对较多,铠的伤害占比和承受伤害占比都处于壹个相对合理的水平,这些数据表明,铠在实战中具有较高的输出能力和生存能力,能够很好地完成战士英雄的责任。

铠作为王者荣耀游戏中的一名老牌战士英雄,以其特殊的技能组合、高额的爆发伤害以及强大的单挑能力,赢得了无数玩家的喜爱和追捧,随着版本的更迭和玩家对游戏领会的加深,铠的一些技能属性和实战表现也逐渐被玩家所熟知和掌握,通过这篇文章小编将的深度解析,大家希望能够帮助玩家更好地了解铠这一英雄,提高他们在游戏中的竞技水平和游戏尝试,大家也期待王者荣耀游戏的制作团队能够继续为玩家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和更新,让这款游戏更加精妙纷呈。